近日,中财数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财数碳”)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此次投资由尖晶资本领投,创咖资本担任融资顾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高质量碳信用资产收储、全球交易网络建设、碳数智产品升级等方向的投入。
新加坡Climate Impact X(下称“CIX”)市场总监吴佳佳在论坛上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需要关注碳基准价。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中新两国将会有更多的双向融资机会。未来,不排除新加坡的碳交易所和中国的碳交易所互联互通的可能性。
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农业企业、农户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等生产经营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探索开发符合小微企业经营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今年来,伴随着国家级绿色交易所落地,新增券商获得证监会准入碳交易,以及碳排放权支持工具范围扩围等利好政策消息,碳金融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期。据北京绿色交易所预计,伴随未来我国碳市场深度金融化,交易额有望超过1万亿元
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体系融合的核心优势和潜力,在于推动智能合约在绿色金融业务领域的应用。双体系的结合将为市场主体精准“碳画像”,对资金流向进行追踪监测,确保绿色金融智能合约触发更加精准,资金流向更加合理,以及监管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系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传统产业仍是稳定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的重要支撑,也是能源消耗
近日,大连洁净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碳排放权质押获得兴业银行大连分行1425万元贷款。该笔贷款实现大连地区碳排放权融资“零”的突破,是我市金融机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创新举措。
10月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德国财政部部长林德纳在德国法兰克福共同主持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以下简称对话)。 双方在此次对话中就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达成多点共识。一是双方将继续致力于“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合作网络”(NGFS)框架下相关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二是双
9月25日,国家开发银行在上海清算所面向全球投资人成功发行60亿元3年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利率2.28%,获得了境内外各类投资者的踊跃认购,认购倍数达3.68倍,募集资金将用于气候投融资领域。 截至目前,开发银行已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770亿元,余额1270亿元。本次发行严格按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截至目前,建设银行绿色建筑产业贷款余额已超5500亿元,2023年新增超1700亿元,以引领同业的创新实践有力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设银行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支持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各分行因地制宜开展创新,逐步形成了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行模式”,全行绿色建筑产业贷款
近日,兴业银行作为全球协调人,为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债券发行规模21.3亿元,期限3年。该笔债券是全市场首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点心债,也是最大规模地方国企直发点心债。点心债是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因单只发行规模相对较小,冠名
9月26日,日照银行为青岛云路特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这是全国首笔“蓝色+可持续发展挂钩”双标签贷款。 “蓝色金融”是金融机构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领域,是指给予海洋经济创新支持、使海洋经济不断发展与优化、满足多元化涉海经济需求的可持续金融支持和服务。 日照银行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