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在第三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发表了题为《服务碳中和与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主旨演讲。屠光绍在演讲中指出,碳中和是驱动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未来更好服务碳中和,全球金融体系需加快三方面的重大变革:第一是要求可持续金融在全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
近日,兴业银行为福建漳龙集团有限公司承销发行5亿美元境外蓝色债券,期限3年。该笔债券是全国首单非金融地方国有企业境外蓝色债券,同时也是福建省首单通过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清算的境外美元债券。
近日,浦发银行推出《零碳产业园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方案围绕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数据中心、综合型园区等多类产业园区在零碳转型相关的筹备规划、投资建设、运营迭代、转型发展全生命周期中的多元化需求,为政府部门、业主方、管理方、入驻企业等相关方提供定制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涵盖投资银行、贸易
中国碳金融相关市场规模未来将达到十万亿级别,市场覆盖主体、覆盖行业、产品种类等核心要素均将逐渐丰富。预计金融机构、投资者等更多主体将参与到碳市场的交易活动中。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也将有序从目前的发电行业扩展到更多行业。全国碳市场价格将更加充分地反映社会平均减排成本,价格发现机制不
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是金融业的时代责任,也是中国太保面向未来的庄严承诺。中国太保将继续立足保险本源,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加大对能源转型、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碳金融市场等领域的支持和服务力度,打造业内领先的绿色金融供给能力
香港交易所10月31日宣布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香港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生态圈的发展。根据合作备忘录,港交所与深圳排交所将共同探索两地碳市场联通合作及气候融资的机遇,以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的区域性金融生态圈为合作目标,全力支持国家于2030年前
信息披露是任何投资的基础,对于绿色金融而言也是如此。当下绿色金融的主要形式有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碳金融等品种,随着绿色金融规模逐渐增大,必然将有更多投资主体将参与绿色金融,因此做好信息披露是搭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任桥梁和基石。
日前,香港金融科技周大湾区专场在深圳举行。对于未来5~10年大湾区可持续金融发展,深交所国际合作部、国际推广负责人邵元辰在会上指出,随着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可持续金融和绿色金融,企业一定要做好准备,首先就是信息披露的准备。邵元辰表示,现在欧美都有自己的披露标准,未来这些标准肯定会逐渐地统
2023年10月12日,欧洲银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EBA)发布了一份关于环境和社会风险在信贷机构和投资公司审慎框架中的作用的报告。该报告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评估了现行审慎框架考量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情况。报告提出了有针对性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于2023年10月18日发布了包括《转型规划指南》(Guidelines on Transition Planning,以下简称《指南》)在内的系列征求意见稿,为银行、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规划提出了指导方针,以实现全球向净零经济的转型
2023年10月25日,星展银行(DBS)宣布推出首个面向中小企业的混合融资解决方案——生态改造贷款(Eco Renovate Loan)。该贷款使中小企业能够以优惠利率借入覆盖相关成本的足额资金,用于资源高效利用或能源优化解决方案等绿色发展路径。中小企业也可以选择综合使用“生态改造贷款”与传统的商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