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推进中央企业巡视整改专项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聚焦“四个领域”,即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坚决防范化解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题,同时要全面研判企业金融板块整体风险。
11月28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发布新的《资产管理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要求》(SDR)和投资标签规则,包括旨在帮助投资者评估投资产品和基金的可持续性属性并避免绿洗风险的一揽子措施。新措施包括一项反洗绿规则,该规则适用于FCA授权的公司就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环境或社会特征进行的所有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责任重大。2021年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选取长治市作为企业碳账户监测试点地区,立足高碳经济实际,按照“建立名录库、分类分层监测、交叉校核数据、核算企业碳账户、推动碳账户应用”五步走,扎实开展企业碳账户监测
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一大制约因素便是资金,尤其民企在转型过程中更是缺少绿色金融的支持。此次,央行等八部门联合发文,协同起来支持民营企业注册发行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转型债券等,将有效缓解民企绿色转型的资金压力。
CFA 协会全球董事总经理Paul Moody透露,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可持续金融和ESG投资将成为重要工具。CFA 协会已向全球众多市场推出了ESG投资证书,并期待在今年底之前在中国正式落地该证书。 据了解,CFA协会的ESG投资证书旨在为投资人士提供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并将ESG融入投资过程
传统的绿色金融大部分支持的是纯绿或接近纯绿的经济活动,比如新能源、电动车和电池等碳排放量较低的项目。而转型金融重点服务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产业和项目,为高排放或难以减排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资金支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
包括绿氢产能、电动重卡销售比例、绿色航空和航运燃料、建筑去碳化、气候金融在内的24个指标进展缓慢。此外有6个指标,包括全球钢铁生产的碳强度、乘用车行驶公里数、电动车在公交车销售中的比例、红树林损失、粮食生产损失、化石燃料的公共投资,进展令人担忧。
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已发展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核心的多元化市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的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8.5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8%,位居全球首位。同时,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市场的余额为1.98万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第二。
11月22日,中国建设银行的香港、迪拜和卢森堡分行成功在境外发行了针对气候变化的绿色债券,该债券包括三年期美元固定利率、美元浮动利率和欧元固定利率三种类型。债券总发行规模为11亿美元和3亿欧元,获得了安永和香港品质保证局的第三方认证,将在香港、迪拜和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些债券专注于
近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简称“俄气银行”)最近在俄罗斯国内市场发行今年首只绿色债券,被命名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005P-01P交易所记账式计息绿色债券。此次发行得到了中国绿色金融和ESG服务机构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评估认证。 作为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之一,俄气银行已制定
1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审议通过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会议强调,必须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统筹保护环境和高质量发展,加速产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